乔香儿道:“这几日宫中乱得很,皇后娘娘年轻,身子骨儿不大好,恐劳累成疾,便送入慈宁殿,好生歇息吧。”

    李氏怒呵一声:“放肆!本宫是皇后!本宫要守在灵前主持大局。本宫要为大梁社稷,挑选新君!本宫绝不能让一个杂种坐上龙椅!御林军,御林军,御林军何在……”

    话还没说完,李氏的口中已被堵上白绸。

    乔香儿凑近她:“官家失德,日御数女。又听信国师之言,采处女之血炼丹。登基不过百日,洛阳已有数千名少女遭殃。当中不乏御林军的姊妹亲眷。如此,失尽人心,还指望御林军拼死相护吗?”

    李氏往殿外看,果然不见御林军来救驾。

    一张俏脸煞白起来。

    待到送走李氏,慈元殿安静了片刻。

    众臣鸦雀无声。

    就连庭间风吹树叶的声音都听得分外清楚。

    乔香儿并未坐下,仍站立在群臣面前。

    宰辅赵识顾盼左右,清了清嗓子,俯身道:“请乔太妃上座。”

    乔香儿仍未落座,看了一眼宰辅身后的诸人,缓缓道:“卿等是何意啊?”

    那几人皆是三品以上的重臣,历经宦海沉浮,身侍两朝,个个老于世故。

    皇后的想法,他们是明白的。若在宗亲中过继一个幼子,孩童好拿捏,皇后便成了掌政的太后,天下至贵。李氏仍可保满门的富贵,甚至比官家活着的时候,更上一层楼。

    可若是端王登基,皇后则变成了“皇嫂”。寡居于宫,地位尴尬。前朝、后宫都将难有立足之地。她怎能甘心?

    当下,众臣想了又想,决定顺势为之。但他们留了后路。若是皇后的娘家陇原李氏联合外臣前来京师,形势有变,便推脱自己被刀枪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少顷,众人齐声道:“请乔太妃上座。”

    乔香儿这才款款坐下。

    那月白纱的袍子扬起,又落下,仿佛在慈元殿中下了一场六月雪。

    门外那些持遁兵丁,多半都是周秉忠将军当年的老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