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设抬腿进了二十七号大院。

    周家的房子在后院。

    路过中院的时候,一些忙着针线活的街坊及一些上夜班回来正进行着洗漱的邻居们,各自与王建设打着招呼。

    有的喊王主任,有的喊主任。

    他都笑呵呵的进行着回应。

    来到后院,见周家奶奶坐在小凳子上,正在门口糊火柴盒。

    屋内光线不是太好,趁着有太阳,在院内做事。

    一个身体长得并不坚实的男娃,也在旁边忙忙碌碌,跟着一块忙活。

    这是周家奶奶的孙子周铁锤。

    铁锤是小名,同样也是大号。

    古人有贱名好养活的说法,什么狗蛋,什么石头,等等。

    奶孙两人说说笑笑。

    听到脚步声,两人忙抬起头,把目光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投了过来,看到王建设,周铁锤忙将手里的活放下,站起身子,朝着王建设笑着点了点头。

    周家奶奶也跟着站了起来。

    王建设紧走几步,抢先一步的来到了周家奶奶跟前,手扶住了对方的胳膊。

    “老人家,您坐着就行。”

    “这把老骨头,得时不时的动一动,王主任,我跟王红梅说过,为民是为民,向红是向红,我们又是我们。”

    周家奶奶的儿子,本名周有粮,接触进步思想后,改成了为民,一心为民。

    跟改名成郑向红的进步女青年结为了革命的夫妻,婚后生下了铁锤,数年后生下了红锤,红锤刚满月,就跟着部队过了大江,夫妻两人都牺牲在了那边。

    周家奶奶没什么文化,孙子叫铁锤,孙女的名字中便也带了一个锤字,又因为是女孩,将小锤的小字改成了红锤的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