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鱼富村虽然离的市区近,翟支书也时常坐公交到市区采买,但他还真没品尝过本地的早茶呢。

    说起来,这也是件非常无奈的事。

    近些年,鹏城积极响应国家经济发展号召,城区肉眼可见的飞速发展了起来。

    但这一飞速发展之下,始终让鹏城周边类似于鱼富村这些小村庄,有一种精神在接受前卫思想的洗刷,但生活仍没有发生太大改变的割裂感。

    除了那些早早被城里的花花世界勾去打工的年轻人以外,村里一些上年纪的人,其实对城区所发生的灯红酒绿没有太大的感触。

    就好比翟支书,姜以清跟他说鹏城的早茶好吃,他也能由心底散发出一股身为鹏城人被认可的自傲感来。

    但更多的感触,说实在话,他是没有的。

    不过,在场的人员,也都不是会纠结这类事情的人。

    比起鹏城的早茶好不好吃,他们只关心姜以清这次盖房子能招多少人。

    姜以清看到了翟支书背后人的殷切目光,因此她也没在过多客套,而是直接开口道,“叔,咱们现在就来说说房子要咋盖吧。”

    一听提到正事,翟支书也不跟姜以清打咧咧,他直接指一指自己身后站着的十几二十来号人说道,“这些都是咱们村里起房子的好手,有他们帮忙盖房子,质量保证没问题。”

    姜以清看看翟支书身后的这些人,都是身材精瘦,面相老实巴交的捕鱼汉子。

    他们见姜以清看过来,也赶忙回以羞涩笑脸。

    这样一看,都像老实本分的人,但保不齐中间就可能出现几个那种面相老实,但心眼不正的人。

    姜以清初来乍到,对这边实在不怎么熟悉,因此她也没指望只看面相就选出老实人。

    她直接看向翟支书道,“叔,只要是您选过来的人,我觉得都可以,不过施工过程中,还得您多过来帮我跟各位磨合磨合了。”

    翟支书闻言再次笑了起来,“那没问题,到时候我多多看顾着些就是了。”

    有了翟支书打包票,姜以清就放心多了。

    以她这几次跟翟支书的接触来看,这位是个严肃踏实肯干的好支书。

    确定完就是身后跟着的这些人帮忙盖房子后,接下来就是敲定工钱的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