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萱看来,他们的父辈是最纠结的一代人。他们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地养育了下一代,甚至是下一代的下一代,满心里装着的都是愿望这幼嫩的苗能快些健康茁壮起来。然而,一朝真的要面对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了的孩子,他们的内心里的不舍似乎又希望这娃娃还是别长大的更好。对自家孩子的偏爱之心总是会蒙蔽公正的审度眼光的,比如说,看着都是一样年纪一样调皮的孩子们在一块儿,大部分家长总是看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家的孩子似乎要大些也更淘气些的。
有了孩子以后,感觉时间滑得就更快了,忙忙活活热热闹闹的生活中,小欧已经快到四岁了。五一过后,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李家姥姥姥爷再也没有把小欧留在家里的借口了,错过了必要的教育期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将是个无法弥补的遗憾,人的意愿永远不能对抗跟扭转现实状况的趋势,虽然李家姥姥姥爷并不高兴,但是李萱也决定了,孩子必须得送幼儿园了。
只要不是公立机构,孩子入幼儿园还是很容易的,因为只要有人群生活的地方,私立幼儿园、私立教育培训基地随处可见。李萱考察之下,最后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挑中了一家规模、管理跟教育水准都比较合适的一个集团公司下属的幼儿园,给小欧报了名,从此小欧便要被动地开启了她的人群中生存的第一阶段。
然而比孩子更难适应这一变化的原来是大人。孩子在父母长辈们的心里长大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在隔一代的老人家的心里面简直就不会长大。为人父母的总是一方面抱怨着自己的孩子不懂事,长不大,而另一方面由于对孩子的占有欲又让他们拒绝承认孩子已经长大,显然人们已经是非常习惯也非常享受自我矛盾的思维跟生活方式的了。
如果我们够聪明的话,那么就会明白,不管我们多么有耐心,多么有时间,我们的理论多么坚挺,都不要试图去改变老年人的固有观念,因为这不但伤害了他们的感情也否定了他们的人生观。事实上,现在不是孩子需要他们的照顾,而是他们需要孩子的陪伴。
学前动员是一个必须的程序,李萱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跟欧元小朋友做思想工作,给她灌输长大了要去上学的必然前景。尽量用小欧能理解的方式让她接受幼儿园,也尽量提示给小欧,她的生活将迎来巨大改变,李萱也判断不出她的话这小娃娃能理解多少。小欧抱着她的玩偶,认真地问妈妈:“咪咪去么?”
咪咪是奶奶买给她的,一个带着两只长耳朵的兔子布艺玩偶,她非常喜爱。李萱看到这玩偶商标上的字便告诉小欧这玩偶叫咪兔,小欧就立刻就给它取了“咪咪”的名字,而且不是当朋友,不是当宝宝,她把它看做是妹妹,整天拿在手里,吃饭睡觉从不分开,俨然这咪咪已经是这家里的一口人了。
“可以啊,咪咪也可以跟你一起去!”李萱说:“咪咪也长大了,也该上幼儿园了!”
“咪咪是假的,它不长大!”小欧认真地说,弄得李萱挺无语的。
为了让孩子乐意接受幼儿园,李萱还特意在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带小欧到进到幼儿园里去,在游乐区里小欧倒还能和谐地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看上去,她开心极了,非常喜欢的样子,让李萱感到很放心。
五月,李萱跟李家姥姥姥爷一起,择了一个无比明媚的日子,给小欧换了漂亮的新装,带上了日夜不能离手的咪咪,他们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幼儿园进发,而且这个队伍里的每一位成员的心情都是愉快又充满期待的。其实这个小不点儿对去幼儿园也没有很明确的概念,看着一家人一起出门,她像过节一样开心,一路上不停地表达愉快的心情并且非常肯定地表示‘上幼儿园真开心’。
幼儿园负责一日三餐,所以家长可以不必给孩子准备早餐,上午7点钟左右就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还没看见幼儿园的小楼,远远地就听见了幼儿园广播里播放出来的欢快的童谣跟儿童歌曲,这声音也让欧元更急迫地拉着姥姥朝幼儿园奔去。大门口有两位温柔亲切的老师接待,她们对每一个孩子都表现出非常喜爱的感情来,希望孩子都能高高兴兴走进幼儿园,也让家长们能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
幼儿园是一个天然的,充满欢乐的地方。所有入园的小朋友们先都聚集在操场上,跟着自己班的老师做游戏,并不立即进教室。幼儿园大墙外面,沿着栅栏乌泱泱地站满了一群家长,都非常有兴味地看着自家的孩子在另一个环境中的表现。进教室早餐前,幼儿园是安排了早间操跟游戏的,目的就是一方面能让孩子们晒晒太阳,活动活动有个好胃口,另一方面,当然这也是个很好的宣传跟管理方式。
李萱拉着小欧的手跟姥姥姥爷一起走到大门口,就要把小欧的手交给接待的老师,然而小欧并不能接受家人以外的人的陪伴,她很理所当然地拨开老师伸出的双手,仍只拉着妈妈的手,催促妈妈往幼儿园里走。李萱只得蹲下来跟女儿说:“这是幼儿园,是小朋友来的地方,妈妈跟姥姥姥爷是大人,不可以进幼儿园里玩!”
“不嘛,不嘛,妈妈也来!”小欧认为只要有姥姥姥爷在,她的发言永远是权威的,幼儿园也一样。
“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没有带妈妈进幼儿园,幼儿园是小朋友们的游乐园,大人不能进小朋友的游乐园玩,大人只能在外面看小朋友玩,就像商场里的游乐园一样。”李萱说。
“商场的游乐园也可以带妈妈玩。”小欧想了想说。
“商场里是小孩子的游乐园,可以带妈妈,幼儿园是大孩子的游乐园,就不让妈妈玩了!”李萱说。
这时候,幼儿园的广播里又换了一首热播动画片的主题曲,操场上的小朋友们开始排队站好,老师们又搬出各种有趣的小道具出来发给小朋友们,这可让小欧左右为难起来,既想跑去也得到一个小道具,又想带着妈妈一起去,终于,这个小脑袋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妈妈跟姥姥姥爷在那,那看着我,那看我我玩一会儿我我就出来了我就跟你们玩了”
“好的!”李萱如获大赦,赶紧把孩子交给了老师。
有了孩子以后,感觉时间滑得就更快了,忙忙活活热热闹闹的生活中,小欧已经快到四岁了。五一过后,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李家姥姥姥爷再也没有把小欧留在家里的借口了,错过了必要的教育期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将是个无法弥补的遗憾,人的意愿永远不能对抗跟扭转现实状况的趋势,虽然李家姥姥姥爷并不高兴,但是李萱也决定了,孩子必须得送幼儿园了。
只要不是公立机构,孩子入幼儿园还是很容易的,因为只要有人群生活的地方,私立幼儿园、私立教育培训基地随处可见。李萱考察之下,最后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挑中了一家规模、管理跟教育水准都比较合适的一个集团公司下属的幼儿园,给小欧报了名,从此小欧便要被动地开启了她的人群中生存的第一阶段。
然而比孩子更难适应这一变化的原来是大人。孩子在父母长辈们的心里长大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在隔一代的老人家的心里面简直就不会长大。为人父母的总是一方面抱怨着自己的孩子不懂事,长不大,而另一方面由于对孩子的占有欲又让他们拒绝承认孩子已经长大,显然人们已经是非常习惯也非常享受自我矛盾的思维跟生活方式的了。
如果我们够聪明的话,那么就会明白,不管我们多么有耐心,多么有时间,我们的理论多么坚挺,都不要试图去改变老年人的固有观念,因为这不但伤害了他们的感情也否定了他们的人生观。事实上,现在不是孩子需要他们的照顾,而是他们需要孩子的陪伴。
学前动员是一个必须的程序,李萱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跟欧元小朋友做思想工作,给她灌输长大了要去上学的必然前景。尽量用小欧能理解的方式让她接受幼儿园,也尽量提示给小欧,她的生活将迎来巨大改变,李萱也判断不出她的话这小娃娃能理解多少。小欧抱着她的玩偶,认真地问妈妈:“咪咪去么?”
咪咪是奶奶买给她的,一个带着两只长耳朵的兔子布艺玩偶,她非常喜爱。李萱看到这玩偶商标上的字便告诉小欧这玩偶叫咪兔,小欧就立刻就给它取了“咪咪”的名字,而且不是当朋友,不是当宝宝,她把它看做是妹妹,整天拿在手里,吃饭睡觉从不分开,俨然这咪咪已经是这家里的一口人了。
“可以啊,咪咪也可以跟你一起去!”李萱说:“咪咪也长大了,也该上幼儿园了!”
“咪咪是假的,它不长大!”小欧认真地说,弄得李萱挺无语的。
为了让孩子乐意接受幼儿园,李萱还特意在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带小欧到进到幼儿园里去,在游乐区里小欧倒还能和谐地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看上去,她开心极了,非常喜欢的样子,让李萱感到很放心。
五月,李萱跟李家姥姥姥爷一起,择了一个无比明媚的日子,给小欧换了漂亮的新装,带上了日夜不能离手的咪咪,他们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幼儿园进发,而且这个队伍里的每一位成员的心情都是愉快又充满期待的。其实这个小不点儿对去幼儿园也没有很明确的概念,看着一家人一起出门,她像过节一样开心,一路上不停地表达愉快的心情并且非常肯定地表示‘上幼儿园真开心’。
幼儿园负责一日三餐,所以家长可以不必给孩子准备早餐,上午7点钟左右就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还没看见幼儿园的小楼,远远地就听见了幼儿园广播里播放出来的欢快的童谣跟儿童歌曲,这声音也让欧元更急迫地拉着姥姥朝幼儿园奔去。大门口有两位温柔亲切的老师接待,她们对每一个孩子都表现出非常喜爱的感情来,希望孩子都能高高兴兴走进幼儿园,也让家长们能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
幼儿园是一个天然的,充满欢乐的地方。所有入园的小朋友们先都聚集在操场上,跟着自己班的老师做游戏,并不立即进教室。幼儿园大墙外面,沿着栅栏乌泱泱地站满了一群家长,都非常有兴味地看着自家的孩子在另一个环境中的表现。进教室早餐前,幼儿园是安排了早间操跟游戏的,目的就是一方面能让孩子们晒晒太阳,活动活动有个好胃口,另一方面,当然这也是个很好的宣传跟管理方式。
李萱拉着小欧的手跟姥姥姥爷一起走到大门口,就要把小欧的手交给接待的老师,然而小欧并不能接受家人以外的人的陪伴,她很理所当然地拨开老师伸出的双手,仍只拉着妈妈的手,催促妈妈往幼儿园里走。李萱只得蹲下来跟女儿说:“这是幼儿园,是小朋友来的地方,妈妈跟姥姥姥爷是大人,不可以进幼儿园里玩!”
“不嘛,不嘛,妈妈也来!”小欧认为只要有姥姥姥爷在,她的发言永远是权威的,幼儿园也一样。
“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没有带妈妈进幼儿园,幼儿园是小朋友们的游乐园,大人不能进小朋友的游乐园玩,大人只能在外面看小朋友玩,就像商场里的游乐园一样。”李萱说。
“商场的游乐园也可以带妈妈玩。”小欧想了想说。
“商场里是小孩子的游乐园,可以带妈妈,幼儿园是大孩子的游乐园,就不让妈妈玩了!”李萱说。
这时候,幼儿园的广播里又换了一首热播动画片的主题曲,操场上的小朋友们开始排队站好,老师们又搬出各种有趣的小道具出来发给小朋友们,这可让小欧左右为难起来,既想跑去也得到一个小道具,又想带着妈妈一起去,终于,这个小脑袋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妈妈跟姥姥姥爷在那,那看着我,那看我我玩一会儿我我就出来了我就跟你们玩了”
“好的!”李萱如获大赦,赶紧把孩子交给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