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李萱正费力地翻译着一段专业术语极多的英文刊物。一缕明亮的阳光从窗外洒进来,暖暖地温和地扑在女孩柔美的脊背上。这女孩的面容长得并不算美,而且她的身材也挺瘦小的,但皮肤很白皙,只是太白了些,这让鼻子周围的雀斑更加明显了。这姑娘的眼睛有些小,但是乌黑而且明亮,神情挺温柔的。柔顺的长发被一双巧手漂亮地挽在脑后,露出了白皙漂亮的后颈。讨厌的功课让女孩皱起了眉头,看上去挺可爱的。

    李萱是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大四的学生,各门成绩都很好,是今年优秀毕业生候选人。这姑娘的头脑非常聪明,喜欢思考,有点理想主义,她心思细腻,只是性子有点懒散,对很多别人汲汲追求的东西不屑一顾,只喜欢阳光、悠闲和思考。

    这个慢性子的姑娘似乎很不愿意考虑毕业离校的事情,因为她只要一想到走出校门,到外面的世界去工作,去交往和应酬一些陌生人,这些简直要使这姑娘烦恼得想哭了。李萱左思右想最后决定报考伍哲所在城市的辽宁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这样既可以跟伍哲在一起,还可以延迟两年毕业。更何况今年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很糟糕,她也希望能够错开就业高峰,两年后拿硕士文凭再找工作。

    多么乐观而且一帆风顺的计划,年轻而强壮的心灵,总是愿意接受十分美好的设想,却不大容易接受令人沮丧的现实。如今研究生考试是早考完了的,这几天李萱一边做着毕业论文的准备,一边等待考研结果。

    田园园抱着一个文件夹喜滋滋的走了过来,在李萱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拿着文件夹在李萱的鼻子底下晃了晃。李萱头也没抬地问:“帮你译好了?”

    “你猜!”田园园得意地看着李萱。

    田园园和李萱是同班同学,同住在一间宿舍里,两个女孩上课、吃饭、睡觉、出游……所有日程安排都非常契合,只要在学校里,她们几乎可以永远结伴共处,因此很自然的成为好朋友。学生时代的好朋友是很好定义的,只需要经常在一起就可以了,那更像是校园生活的搭档。而搭档的选择也颇有随机性,就好像收获的季节身处果园摘果子一样,资源丰富,摘就是了,多半靠机缘巧合,但甜与不甜只能吃了才知道。有时候在年轻人中间,真的很难分辨朋友和同伴之间的不同。

    李萱白了一眼她这位刚来的同伴,说:“这有什么好猜的,看你那样儿,肯定帮你做好了呗。”

    “不止呢,论文大纲都给我拟出来了”,田园园声音很小,但很兴奋“这下我可得救了。”

    “嗯,恭喜你啦!”李萱仍没有抬头。

    “他长得算一般吧,不过挺能干的,工作找的也不错。”田园园顾自盘算着嘀咕着。突然这姑娘小声地,但神情非常诡谲地问李萱:“哎,你知道他家里是干什么的?”

    李萱沉默着,不知道是没听见问题还是不知道答案,对同伴的问题没有做丝毫的回应。但是田园园谈性正浓,她用文件夹盖住李萱面前的书,强迫她回答。李萱抬起头来小声问:“你说什么呢?”

    “问你周力刚家是干什么的?”田园园朝李萱探过身去,如果可以,她愿意把耳朵放在李萱的嘴前。

    “我哪知道?”李萱白了田园园一眼,挪开她的文件夹。

    周立刚是她们的同班同学,跟田园园一样,都是本地生。在李萱看来,他是一个从长相到性格都普通得很的男生,但神奇的是,周立刚能够让自己普通得非常出色。从外表上看,他绝对是那种站在人堆里就立刻找不着的人,他的个性也很随和,从来看不见他有激烈的行为和言辞。看上去这人不活跃也不沉闷,不张扬却也不古板,不热情却也不冷漠,不骄傲却也不谦逊,很像是中国的中庸思想化成了具体形象成为了他。这样的人,初初结识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奇妙的是跟他越多的接触越多的了解,便能越多地感受到一种安定、坚韧、智慧、淡然的魅力和安全感。他像个掉落到人间的天使似的,能够跟他周围的一切生灵友好相处。所有人都只知道很愿意跟他相处,却几乎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看他的穿着,用的东西,平时的习惯……”田园园思索着,“也看不出来啥。”这姑娘思考得极为卖力:“可是”她非常需要个脑子帮帮她,于是她又挡住了李萱的书,问:“他是怎么找到外企的工作的?”

    “你刚不是也说,他很能干嘛?”李萱不耐烦地说。

    “咱们系能干的那么多,怎么就轮得到他了?”

    “那你是希望是他,还是不希望是他啊?”李萱觉得这话题没什么意义。

    “我当然”田园园突然停住话头,又想了想自己的问题,强调地说:“我问的是为什么是他?”